江铃溪桥工程公益活动自2007年起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报社创立,目标是为贫困地区的群众建设爱心便民桥,解决他们的出行困难。截至2016年,已经在全国建起了300多座便民桥。
作为曾经的溪桥团队的一员,我多次参与到溪桥慈善行活动中,亲眼目睹了许多感人的事情,尤其是2011年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援建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但是所有的情景,现在依然犹如昨天的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样。
2011年11月26日,我和爱心车队一起回访编号为No.20的江铃溪桥工程便民桥。桥梁坐落于昭觉县解放沟乡瓦子村。
很快,车队就进入了山区。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看到路边的彝族儿童,以及随处可见的危桥,竟然使我产生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在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瓦子村。刚一下车,我就看到了一位泪流满面的老人站在村口等待着车队。
老人不会说汉语,见到我们只是流泪。村支书图比次向我们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名老汉叫做洛古次何。1999年9月7日这一天,村里一对夫妻到拉青河对面下地干活。涨水的拉青河瞬间夺去他们年轻的生命。这对失去生命的夫妻就是老汉洛古次何的儿子与儿媳,他们留下当年年仅三岁的哥哥洛古日拉和一岁的弟弟洛古有拉,兄弟俩在叔叔的抚养下转眼都到了上学的年龄。要去解放沟小学,就必须每天趟过拉青河。拉青河就像恶魔一样,夺去父母生命之后,眼下又要生生阻断孩子的求知之路。
现在,老人再也不用为自己的孙子的安全担心了。
带着自己的孙子,老人站在桥上呼唤着自己的儿子儿媳。此时此刻,我也能感受到他心中到那种悲痛,那种思念。
我们也走过这座桥梁,到村子里去。因为地处高原,呼啸的大风吹的桥左右摇晃。可想而知,在没有桥的情况下,汛期的拉青河就像一只穷凶极恶的野兽注视着村民,威胁着村民的安全。
当时,昭觉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共有1000多名孤儿。瓦子村的拉青达觉小学中就有些孩子是孤儿。
破旧的教室里面,没有一张完整的桌椅。孩子们在教室门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11月底的大凉山,气温已经很低了。孩子们因为知道我们今天要来,应该都穿上了他们最好的衣服。他们的眼神里面充满了期待,也满含着惊疑,甚至是些许的恐惧。毕竟,大山里面的村庄,很少和外界进行交流沟通。他们可能好多人迄今为止都没有走出过这里。
一个孩子好奇的走向我的镜头。他从来没有见过照相机,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东西能够时不时的发出闪光来。
一个小姑娘,静静的坐在地上。她是这么的漂亮,清澈的眼睛格外明亮,双眸仿佛要透露什么,可能是对上学的期望,也可能走出深山的渴望。当我准备用镜头捕捉这瞬间,她却羞涩的低下了头。
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在到这里之前,我也知道山民的生活艰难,可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困苦。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我们带来了物资和钱款,可是现在,我们只恨自己带来的东西太少。
在大凉山,在这里,我觉得我是骄傲的,我能为这里的人们做一些事,能为他们建起一座小小的桥梁,帮助他们走出深山。同时,我又觉得我是卑微的。山里孩子们那纯净忧郁的眼神,让我明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人,而这,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大凉山之行已经过去7年了。国家这些年大力扶贫,我相信如果我再去那里,肯定会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是,在我的眼前,总是时不时的浮现出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们,那个羞涩的小姑娘,那位泪流满面的老人。他们的今天还好吗?我总是想起他们,久久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