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推动安徽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近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了《安徽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0年)》,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目标到2020年,满足2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电动汽车配置要求,建成公交车专用充换电站200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10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130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3万个,公务车与私家车分散式自用充电桩15万个,城际快充站170座。预计2017—2020年新增用电量33亿千瓦时,替代燃油300万吨。
据悉,截至2016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充电桩数量2.15万个,其中公共类充电桩数量1.03万个;公共类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为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位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服务区达154个,建成直流快充桩616个,占全省开通运营服务区的90%,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根据相关规划,今后各地要根据线路运营需求,优先结合停车场站,建设公交、环卫等领域电动汽车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在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要按不低于10%的标准配建充电基础设施。
另外,全省将加强新建住宅小区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研究制订老旧住宅小区配电设施改造方案,建立住宅小区公共停车位充电基础设施的共享机制。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居民自用充电桩12万个,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及合肥、芜湖老旧住宅小区车库具备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公共停车位配建充电桩不少于10%。
未来几年,安徽省将重点建设公交、环卫、物流等城市公共服务领域专用充电基础设施,优先在公交站场、出租车站场、大型商城、超市、文体场馆、工业园区、旅游风景区等选取具有示范作用的公共场所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将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推进互联互通平台建设。
根据相关规划,合肥、芜湖作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是安徽省充电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地区,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7,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其余各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12,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力争小于2公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参照试点城市配置标准开展建设。根据规划要求,各市要规划建设一定数量独立占地、直流快充的充换电站。到2020年,在各类公共停车场等场所,要建成城市公共充电站130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3万个。充电服务将全面覆盖全省各市及省内、省际高速路段,充电网络全面形成,基本满足电动汽车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