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北京汽车商学院正式成立时,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表示:“北汽股份将以北京汽车商学院为基地培养核心人才,构建企业发展的战略预备队甚至是‘将军班’。北京汽车商学院将建设成为股份公司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如今,仅仅半年,北京汽车的这座“黄埔军校”就已经初结硕果。
11月30日,北京汽车商学院凭借《商学院助推国有企业人才发展与组织变革》为主题的管理实践,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共同评选出的“2018(第11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奖——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奖”。在2018(第11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暨第八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奖颁奖典礼上,北汽股份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学光受邀参会并接受颁奖。这次获奖既是对北京汽车商学院过去工作的一种认可,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激励。
行业变革促进人才变革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转型攻坚期,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局,科技创新和数字革命正在驱动产业的跨界融合与生态重构,如何在全新的商业环境中构建竞争优势,把握战略主动权,变局之下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新征程,引领变革潮流的众多领军企业都纷纷进行战略和组织调整。
北京汽车是北汽集团打造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核心平台,集中了北汽集团最优质的资产、最优势的资源和最优秀的人才,目前已经形成了合资与自主齐头并进、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格局,成为国内最具成长性的汽车企业。
与此同时,作为北京市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企业,北京汽车在国企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促进组织变革,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于是筹备并成立了北京汽车商学院。
按照规划,北京商学院承担着对外助推战略和文化落地、加速组织与人才发展的目标。因此,商学院必须从人才选用理念、管理机制和储备培养等方面增强定力、活力与接力驱动,从而适应公司战略转型发展的需求。
为此,北京汽车商学院自成立以来,从管理运营模式、产品与服务两大方面入手,在建立和完善人才发展制度、组织与人员队伍建设、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创新模式初见成效
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先进人才。基于变革助推、人才评价和人才发展等实际需求,北京汽车商学院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定制化培训产品及服务。
自成立后,北京汽车商学院充分整合了组织和人力系统优势资源,以总部为基础,辐射10家下属单位,形成矩阵式管理,下设研发学院、营销学院、领导力学院。同时,商学院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统领,集合北汽集团及业内大咖、内部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同时设立人才评价中心、人才发展中心,负责人才评价和发展项目的产品开发和运维。可以说,商学院总体架构既职责清晰又与行政组织架构一脉相承,实现了整个组织的高效运行。
从成立近半年以来的实际运营来看,其已经在人才战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人员能力提升上,通过“三个一计划”即一个月进行一次外部对标、一次内部调研和一次外出学习,通过制造业同行交流、行业人才发展论坛参与、跨界对标学习、兄弟单位专题交流和调研以及内部人员针对性外出培训等方式开展,有效提升商学院核心人员能力。
而在技术平台建设上,为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有效提升综合管理效率和组织及人才发展成果,商学院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用现代化思路进行人才管理手段升级,对数据、资源和学习行为等内容进行全面管理。平台综合考虑了组织业务需求与员工发展需求,以助力实现公司战略落地、业务开展和员工发展为目标,一方面有力提升北汽股份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沉淀组织智慧,传承优秀经验,进一步建设学习型组织、赋能业务,助推企业发展。
据了解,通过创新的培养方式和平台,目前共培养出主任级及班子成员级后备、部长级后备近200人,各技术等级人才(含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超过15000人,包含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在内的等专业技术人才2100余人。
北京汽车商学院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时刻以组织与人才发展、文化建设和品牌塑造为己任,为持续助推企业转型变革而砥砺奋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