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国网】在现今车市,上至超豪华品牌下至自主廉价品牌,几乎没有车企会对SUV这块蛋糕置之不理,混迹于中国市场的普通合资车企们尤甚。寻根溯源,城市SUV这片蓝海最初由日系汽车品牌开发出来,因此在这方面,日系车企的造诣更为深厚。
所以面对三款日系SUV的代表车型时,我们还真的有些犯难,该怎样通过各种对比和测试来得出“谁更优秀”的结论?一款是这片市场的开拓者东风日产逍客,原因无他,初代逍客曾经横扫车市,直到现在,在小型SUV和紧凑级SUV之间的区隔,也只有逍客一款车,没有对手就是最大的优势。
紧随其后的是本田XR-V,这款车在小型SUV泛滥的时代脱颖而出,与孪生兄弟缤智成为同级别双霸。从今年的销量走势来看,XR-V在东风本田SUV产品线的重要性,已经仅次于CR-V。
最后一款是本年度的SUV和跨界车市场的“新兴力量”马自达CX-4,追求运动与美学,同样是款特点分明的车,粉丝众多。那么当这三款级别接近、风格各有差异的合资SUV对比起来,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刨除配置层面各有千秋的地方,我选择了从最基本的静态质感和动态体验两方面,对这三款日系SUV进行了全面评价。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逍客和XR-V我是在同一场地进行的对比体验——并且为了排除心理效应,采用了盲测,而CX-4则是随后去经销店体验的。
静态感受:
逍客整体质感拔群,CX-4战斗欲望强烈
东风日产逍客
东风日产逍客身上有那种很典型的欧洲范儿,一眼看去犀利,车头饱满,视觉重心也很合适。比起老款来有更强的攻击性,但在细节设计上却比老款更精致,看得出是刻意在气质上与老款形成了反差,设计上的进步非常明显。
而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偏高的坐姿和内饰风格都是典型的日产简约设计,特别是内饰风格以及布局与同样出自CMF平台但级别更高的奇骏如出一辙。而且逍客的前后排空间都不小,尤其是车内的横向空间突出,除了中央传动轴突出,让地板高度有些高之外,并没有什么短板。加上座椅包裹性非常好,如果是体型较宽的人坐进逍客,也能在短时间内很好适应,这一点是非常赞的。
不过有一些细节笔者认为逍客其实还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改款中做得更好。例如副驾驶的扶手箱打开时没有阻尼,解决这样的小问题的话,会让人对它产生更多的好感。
东风本田XR-V
这款车的外观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年轻”。车头线条设计强调直来直去的风格,比起设计上颇为正统的逍客,XR-V更桀骜不驯,例如轿车样式的窗线,隐藏在C柱上的后门把手,贯通式的LED尾灯等等都非常有特色,对于年轻消费者或者更注重时尚颜值的家庭主妇而言,他们或许会对XR-V产生好感。
XR-V内装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几乎与逍客完全相反——坐姿非常非常低,类似轿车。内饰与逍客的简约设计有很大区别,在中央扶手处上用的大红仿木面板笔者并不是很喜欢,中控使用全触控配置,虽然看起来逼格满满,但在强日光照射下会显得模糊,驾驶员试图操作时也会分散注意力。
一汽马自达CX-4
不过,说XR-V是16、7万元这个级别最动感车型的话,一汽马自达CX-4第一个不答应。作为一款轿跑型SUV,CX-4的车身视觉效果更加低矮,但离地间隙并不低,整车线条流畅,“魂动”设计语言让各个曲面的走向行云流水,却又十分简洁,好似多添一笔都是多余的。
CX-4的低坐姿,偏硬的座椅感觉,中置转速表,再加上直径较小的方向盘,几个因素一叠加起来,很快就令人感受到这是一款专注驾驶的运动车型。但CX-4问题在于:太注重驾驶员的感受了,后排乘客要提出强烈抗议。特别是头部空间非常局促,以至于能把压抑感逼出来。中央传动轴的突起非常高,后排中间能不能应急都得打个问号。
动态对比:
专业SUV平台更具优势
东风日产逍客
其实在首先体验逍客之前,笔者对这款在欧洲获得热卖的车型表现如何是最好奇的,不过深度体验过后却有些意外:原以为逍客与奇骏都是基于CMF专业SUV平台打造,行驶质感会很相近,但接触后的感受却有所不同。究其原因,或许跟二者的研发取向有很大关系:奇骏首发于美国市场,针对中美市场研发,更切合两国人民的口味,因此奇骏在美国中国都非常畅销。
然而逍客一开始是针对欧洲市场研发的,由日产英国分部主导,操控基因也被烙进了骨子里,也是同级别最畅销的车型。因此把逍客理解为一款欧洲车就都说得通了——更注重车辆的操控性和座椅支撑性、不为空间配置考虑太多,这些都是欧洲车的套路。
实际的道路试驾也证明了笔者的想法,在CMF平台带来的优势下,2.0L缸内直喷发动机有高效的燃油效率,在车辆起步阶段,逍客的油门很聪明,在中高速域有CVT变速箱的梳理,动力的输出是很平稳的,总而言之完成度很高。既保留着那种典型的日式风格,在有必要狂野一把时,也能流露出欧洲车的气质。
CMF平台为逍客带来了高离地间距,这样就保障了通过性,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构成令底盘韧性优秀,尤其是多连杆后悬挂和全框式副车架的基础装备,仅这一点就让XR-V和CX-4无法与之比肩。
更专业的平台优势带来的行驶乐趣是,逍客对路上的小坑的处理游刃有余,而且很细致,不会有其他的震动影响到车身姿态。同时噪音表现非常优异,把时速提到80公里,前后排的乘员都能正常对话,遇到烂路时,噪音也控制的非常好,总而言之,逍客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款典型“受国人欢迎的欧洲车”。
东风本田XR-V
与“欧洲人”逍客不同,XR-V与孪生兄弟缤智都是本田针对日本市场开发的,在日本本土非常受欢迎。因此开发思路跟逍客有很大区别,XR-V更注重高配置水平的提升,但在基本的操控配置上就有所欠奉,比如后悬挂类型只采用了扭力梁的半独立式悬挂。由此基本能理解,为何逍客明明是小型SUV市场的开创者,第二代新逍客却没有延续初代逍客的口碑与销量,被XR-V/缤智后来居上。
在静态的部分我们提到过,XR-V的年轻化这方面做得比逍客做得更彻底,所以区别于逍客偏专业取向的动态设计,XR-V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更强调有特色的城市通勤风格。跑起来也的确是这么回事,无论高速还是低速给人都是很轻巧的感觉,容易控制。但XR-V的天敌在于烂路上,碰到一些坑洼路段,XR-V的震动传递极其直接,颠来颠去给人感觉非常不舒服,再加上本来平路上噪音控制就一般般,碰上坑洼路更是恼人的级别,前后排正常对话都不能。
一汽马自达CX-4
CX-4是三款对比车型中唯一的中国专供车型,但实际上合不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还得打个问号,其实CX-4的空间如此紧凑也在意料之中,起初“轿跑型SUV”这个称谓就决定了CX-4不会以空间取悦消费者。此前一直传闻马自达CX-4将会返销日本市场,从静态表现来看,CX-4的确有一些日式设计的影子,用料上也有足够的资格面对挑剔的日本消费者。
创驰蓝天发动机的特点已经被马自达粉丝么口口相传,13:1的高压缩比、高燃油效率、能加92号汽油……我们体验的这台2.0L发动机和逍客2.0L发动机风格有很大的差异,CX-4的油门前段可以说有些敏感,甚至有些往前蹿的感觉。NVH依旧不算理想,不过底盘很扎实,高速行驶时的车身稳定性非常好,悬挂的整体调校是那种略带运动性的硬朗风格,韧性略有欠缺。
所以如果你是喜欢在等红灯时起步秒掉对手的小青年,你会欣赏CX-4这种“可以,这很马自达“风格,但如果车上有非驾驶人员,会有晕车的风险。基于这一点来讲,逍客更为线性的输出风格和偏后段的发力调校更适合日常行驶。
问问小结
日产CMF平台架构
在小型SUV和紧凑级SUV同质化的今天,日系车企们还能够打出自己的特色非常难得。日产和本田都推出了有一定特色、但又适合大部分消费者的车型,连马自达这种geek也推出了符合自身品牌定位的车型,避免了消费者陷入纠结怪圈。令人怀疑分工这么明确是不是几家巨头背地里商量好的。但不得不说,喜欢的会很喜欢,不感兴趣的就是不感兴趣,如果真有购买打算,这三款车选起来还是很轻松的,不过要提醒的是,虽然现在的SUV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城市使用,但既然要购买的是一台“SUV”,笔者还是建议有选择有更为专业平台作支撑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