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也算是一个活得很滋润的自主车企,旗下哈弗品牌的多款车型均有不错的销量。不过放眼轿车这一市场,长城还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就比如我们今天体验的这款长城C50,作为目前的当家车型,凭着哈弗SUV的成功,小编对长城这款轿车也抱着很高的期望,不过,在一天的体验里,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或许期望值过高了……
● 外观:未曾改变
论辈分,长城C50出道的时间也不短了,其实它就是之前的腾翼C50。每月5千左右的销量,相信大家平日里也会碰见,但不一定认得,因为这是一款容易淹没在车流中的车型。在上市一年后推出的2013款车型,也未见有什么变化,也许在设计师眼里,长城C50的设计已经很成功了。
长城C50与竞品尺寸对比 | |||
车型 | 长城C50 | 帝豪EC7 | 比亚迪G6 |
长度(mm) | 4650 | 4635 | 4860 |
宽度(mm) | 1775 | 1789 | 1825 |
高度(mm) | 1455 | 1470 | 1463 |
轴距(mm) | 2700 | 2650 | 2745 |
其实论尺寸,长城C50在这个级别还是有一定优势的,2700mm毫米的轴距也够车主炫耀几天的,不过长城C50摆在比亚迪G6面前,就显得有些相形见拙了。
看整体效果,这种鲶鱼头式的设计倒也是一种新的设计方向。前脸造型不激进、不造作,也不会让人讨厌,不过要让人有深刻印象似乎还要多熟悉几次。车头多处使用镀铬饰条,这在国人看来是个给力的“配置”,省下了去汽配城加装的麻烦。
对于自主品牌,大家总是会在钣金方面下工夫“研究”,我也仔细观察对比了两侧的大灯、保险杠接缝,整体来说,缝隙比较均匀、紧致,不过大灯下沿这些不起眼的地方,缝隙就显得不那么规整了。
2013款长城C50上的铝合金轮毂也是本次改款的一大改变,样式和老款思域的很像,可以说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原厂配备的是佳通轮胎,205的宽度可以提供不错的抓地力,但胎噪的控制水平就很一般很一般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内饰:布局有较大改动、细节有待提升
在2013款车型上,我们看到了全黑内饰的引入,而中控这些重点区域也做了比较大的调整:钢琴烤漆的面板替代了原先的银色饰版,感觉更加整体,另外这种新设计还附赠了指纹收集功能。值得肯定的是,这种布局和用料的改变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喜好。
长城C50在用料方面还是不错的,尽管都是硬质塑料,但表面经过荔纹处理以后,不会有明显的廉价感。
作为驾驶者接触最多的方向盘,长城C50配备了多功能真皮方向盘,而且3、9点位置都做了打孔设计,看上去不错的手感
内饰结尾的时候还要指出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个手套箱的开头和空间都太小了点;而更为重要的是面板上的按钮,回馈的力度有点生涩,体验不是很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动力:扭矩输出并不出彩
3款相近排量动力参数对比 | ||
发动机 | 最大功率(kW/rpm) | 最大扭矩(N·m/rpm) |
长城1.5T | 98(133PS) | 188/2000-4500 |
比亚迪1.5T | 113(154PS) | 240/1750-3500 |
大众1.4TSI | 96(131PS) | 220/1750-3500 |
自主阵营里,装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并不多,在这方面,长城算是行动比较早的厂家,不过与比亚迪G6上的那台1.5T发动机相比,长城C50的参数调校得有点低,那些期待1.5T有着2.0自吸动力的朋友们可就别对C50这款发动机抱大期望了。
到目前为止,长城C50还只有手动档车型可选,说好的自动挡车型还不知道何时可以问世。要说这款5速手动变速箱,1挡和3挡容易混淆,入档稍显干涩,其余还没什么大问题。
● 试驾感受:缺乏激情
长城C50的离合行程很长,结合点有些模糊,好在踩踏的力度比较适中,不会很费左脚。不过,有些发涩的挡位和离合结合点,让初次驾驶的人需要摸索一下才能适应。
另外,在试驾过程中,膝部的空间感觉有些局促,正常的踩踏离合踏板,膝部多次与面板相撞。稍加熟悉和迁就长城C50的这点小脾气,就可以开的很顺溜了。
长城C50的油门力度很轻盈,不过这并不代表能给提速带来什么福音。脚下的加油动作已经很鲁莽,但车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提速,而且加速的全程没有什么推背感可言。
当转速超过2000转,按理已经是涡轮开始发力的头段,不过长城C50的动力输出依旧比较平缓,除了涡轮发出有些不适的噪音,你不会感觉到涡轮开始发力的准确时间。换句话说,长城C50的涡轮介入很平缓,平缓到这种动力输出的感觉和自然吸气发动机无异。
前麦弗逊后双横臂独立悬挂的组合调教还比较扎实,不会有松散的感觉,不过硬梆梆的设定,让路面的细微颠簸都被“放大”传递至车身,以至乘客和驾驶员的主观感受都不太友好,这种设定似乎在家用车市场缺乏吸引力。
编辑总结:外观上,小编认为还是符合主流审美观的,虽然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但在做工上仍然还是跳不出国产车的死穴,各种接缝处理、操控手感都挺让人失望,特别是内饰的做工更需要加把劲。
在动力上,本来以为1.5T能够与驾驶乐趣靠上边,不过失望大于期望,发动机功率调校偏低;在底盘操控上就更不用谈了,或者我们要求高了点儿,谁让C50是个国产新力军的车呢,爱之深狠之切吧。
其实,小编在开篇就已经说过,因对其期望值过高,所以整体试驾下来确实有狠铁不成钢的感觉。国产车的核心武器之一就是更低廉的价格,然后就是厂商引以为豪的高配置。但我们真不应该忽视掉车的质量、做工、细节、操控,很遗憾这些在C50上,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说得客气一些,勉强算是个合格水平吧。其实不只是长城,整体国产车要达到国际化水平,确实还有好一段路子要走,衷心祝愿国产品牌在未来的日子能够有长足的进步,让我们不再有吐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