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豹SUV C-X17
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其实捷豹要出SUV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车展开始之前,就有好几波消息陆续被爆出,上周还爆出了官方照片。只不过新闻里看到,远远不如亲眼所见带来的冲击大,所以车云菌也愣住了那么一小会。话说回来,除了已经对SUV坚决说不的法拉利和时不时放出考虑进军SUV细分市场消息的劳斯莱斯,捷豹算是比较晚赶上SUV热潮的豪华车品牌了。
先来看看已经在超跑巨头和高端豪华车品牌里遍地开花的SUV热潮:2009年日内瓦车展,阿斯顿马丁Lagonda SUV概念车亮相;2011年法兰克福车展,玛莎拉蒂推出Kubang,后更名为Levante,有望2015年投产;2012年日内瓦车展,宾利发布了EXP 9F,目前已获批投产,预计2016年上市;2012年北京车展前夜,兰博基尼首发SUV概念车Urus,预计2017年投产;而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捷豹也秀出了自家的SUV概念车——C-X17。




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宾利、兰博基尼、捷豹,这些超跑巨头和高端豪华车品牌一个个都是声名显赫的主,出场时都带着能亮瞎一众“氪金狗眼”的光环,品牌价值让人难忘项背,缘何对曾经绝缘的SUV市场突然青睐了起来?这还得从保时捷说起。
上世纪90年代,保时捷面临破产威胁,股价一路跌停,结局不外乎就是被收购,唯一有悬念的是被谁收购。纠结于是否推出与一贯品牌形象不符的SUV的保时捷狠下心背水一战,意想不到的是,横空出世的卡宴不但没人让失望,反而上演了一出绝处逢生,在最后关头拯救了保时捷。在2002年保时捷全球销量约为54,000辆,2003年卡宴上市之后,保时捷全球销量为66,803辆,其中卡宴一款车的销量就超过了20,000辆,接近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到2012年,保时捷全球总销量143,096辆,卡宴销量77,822辆,占比55.4%,今年截至到八月底,卡宴超过55000辆的销量也占据了整个品牌销量(106,777辆)的一半以上。而如果仅看中国市场,卡宴的比例更是至少占到八成。可以说,卡宴的存在不仅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保时捷,更让保时捷成为为数不多能够自力更生的跑车制造商。
由于销售规模限制,对于豪华和超跑品牌来说,能够盈利是很艰难的事情,大多数都处于亏损边缘:阿斯顿马丁因为在汽车赛事上耗资过多在1987年被福特收购,然后福特也受不了连年亏损,在2007年又把它卖给了Prodrive;同样在2007年,玛莎拉蒂借助极品新车GranTurismo以及Quattroporte Automatica实现了17年里的首次盈利;兰博基尼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年亏损4760万美元,借助着后两年在中国市场的热卖才扭亏为盈;更别说因为持续亏损而数易其主的捷豹路虎了,虽然在金融危机之后销量也是步步提升,但大多受益于路虎——2012年捷豹路虎全球销量为357773辆,其中路虎303,926辆,捷豹只占到了可怜的15%——捷豹品牌只在2012年才迎来7年里首次的销量提升。
对比保时捷的成绩,这些还挣扎在“温饱线”的豪门们如何能不怦然心动?即便是能够盈利的制造商,如宾利和劳斯莱斯,在看到近乎天壤之别的市场份额时,也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一个果断加入要开始瓜分市场,另一个则是在更多和盈利和品牌形象之间徘徊不定。
千金散尽,从何复来
有了保时捷卡宴的珠玉在前,豪门们相当放心地开始踏足SUV细分市场。也多亏了汽车行业盛行的“收购”风,让这些豪门有了快速投产SUV的资本,虽然自己在SUV上的基础是0,但是兄弟公司中都有业已成熟的技术平台,大大缩短了研发时间。比如同属于大众旗下的宾利和兰博基尼,其SUV将可能与保时捷卡宴、奥迪Q7基于MLB平台打造;玛莎拉蒂则借着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的东风共享了大切诺基的平台;而从未与路虎分家的捷豹在这上面可谓占尽优势,不过从C-X17来看,捷豹想做的并不仅仅是推出一款产品提振销量。

与其他几个豪华品牌不同,捷豹并没有在第一款SUV产品上使用路虎已有的平台,而是重新设计了一个轻量化的全铝架构平台。依据捷豹的品牌主管Adrian Hallmark的介绍,这个全新的全铝架构平台代号为iQ,并不是捷豹SUV的专享平台,而在此基础上研发的C-X17更多的是对全新平台的验证。基于这个全铝平台打造的第一辆车将会是一辆C/D级的中型轿跑,定位略低于XF,预计于2015年交付,不会在这次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展出。这辆尚未命名的新轿跑主要竞争对手将是宝马3系,奥迪A4和凯迪拉克ATS。
iQ平台的特点在于轻量级和高强度,并且运用了很多环保材料如由100%可再生原料制成的高强度合金。捷豹希望能够借助iQ平台交付出一批性能优异的产品,打开潜在市场:最高时速能够超过300公里/时,碳排放低于100克/公里。
全铝架构平台是捷豹下一季的研发重点,它将会是一个模块化和可扩展的平台,具备高度的设计自由度,能够在很大范围内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和衍生车型,而不仅仅是SUV。同时,为了配合iQ平台特性,捷豹将会重新设计生产线,以便通过调整车型体积来快速响应市场对不同级别车型的需求。
在法兰克福车展的捷豹展台上,捷豹设计总监Ian Callum和C-X17同时亮相。Callum说C-X17的设计灵感完全来自于F-Type,而且这将是一辆“忠于”驾驶员的汽车。虽然身为SUV,C-X17与捷豹其他车型的审美相去甚远,但是它的外形依然很好地继承了捷豹基因,再配上移植自路虎的越野基因,就形成了吸引客户的最佳搭档。C-X17的动力数据尚未公布,不过参考捷豹在iQ平台新车上的配置,C-X17可能搭载全新设计的四缸汽油机或柴油机,也有可能使用F-Type上的3.0升V6发动机。
可以说,C-X17概念车展现出了捷豹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它的重点在于扩充了捷豹的产品线,以及高自由度的全铝iQ平台。利用C-X17打开捷豹的SUV市场,再利用iQ平台开发更多响应市场需求的不同车型,双管齐下,挖掘潜在市场。
车云小结:
卡宴的案例给众多汽车豪门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虽然卡宴上市之初也受到了一些保时捷铁杆车迷的抵制,但是最终的成功打消了所有试图踏足SUV市场的豪门的顾虑,豪华品牌的SUV浪潮随之掀起。各大品牌的销售表现说明单一的产品形态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扩展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线才是车企的生存之道。进军SUV市场的豪华品牌中,捷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