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常驾驶体验:视野开阔 动力满足家用
瑞虎5交到我手里大概一周的时间,除了限号几乎天天开着上下班。总的来说,这辆车给我的感受还是挺舒适的,油门踩下去十分线性,动力输出也比较平缓。之前开过不少自主品牌的SUV车型,其中有些车型的油门调校很灵,起步会有撮车的现象。而瑞虎5在起步初段油门很容易控制。上下班高峰堵在路上,有时需要频繁的起步停车。瑞虎5的起步并不会很突兀,这样保证了一定的舒适性。
正常行驶在路上,我习惯在发动机转速达到2000-2500rpm左右升挡,在这个转速区间下,瑞虎5的动力输出基本够用,完成超车并线的动作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赶时间的话,车辆的加速表现可能不会给你太多信心,尤其是到了加速的中段,油门踩下去不会有太积极的反应。我试着将转速拉高到3000rpm,而发动机的噪音也随之加大,但实际的加速效果并没有太显著的提升。
这款手动变速箱属于那种很容易上手的类型。换挡过程可以用顺滑来形容,做各种推拉动作都不会有生涩的感觉。另外,挡位也还算清晰,如果以一种比较柔和的方法来换挡的话,这款变速箱基本不会给你找麻烦。说说它的不足之处,首先换挡行程不短,尤其是走走停停的路段,频繁挂一挡再摘空挡的动作给我感觉最明显。其次是各挡位间的吸入感较弱,再结合换挡行程长这个问题,遇到堵车的话就当是锻炼上肢了。
对于瑞虎5的转向方面,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不过,经过一周的体验后,我发现它的表现要高出我的预期。车身虽然看上去挺壮硕,但转向助力很轻盈。由于公司楼下的停车位很抢手,因此每天都得做好“见缝就钻”的准备。好在这辆车原地打方向并不费力,再配合倒车影像一起使用,因此停车过程还是挺叫人省心的。
说说瑞虎5开起来的舒适性,首选它的悬挂调校偏软,避震行程也比较长。我每天上下班都要横跨过一条铁路,用来检验底盘和悬挂系统的过滤效果再合适不过了。应该说,车辆的整体表现还是挺令人满意的。轧过铁轨时,底盘给人感觉整体性很高,车身也不会有明显的晃动。悬挂和避震系统能有效的过滤掉路面带来的颠簸感。
瑞虎5在转弯中的侧倾姿态比较明显。每天开车需要走西二环,这其中盘立交桥是家常便饭。如果在不堵车的情况下,我习惯将车速稍微提高一些。但对于车身高重心的瑞虎5来说,两侧避震行程会给车身带来较明显的侧倾姿态。那么这时,不尽快把速度降下来的话,坐在车内可能会有点揪心。
由于我家住在西二环边上的老式楼群中,因此周边环境的杂乱程度可想而知。本就不宽的道路两旁,停着满满的私家车。抢车位是我下班回家必做的一门功课。因此,一辆SUV的视野、操控和灵活性都是我比较关注的地方。坐上瑞虎5,首先观察到的是视野问题,瑞虎5的坐姿算是比较高。前方视野总的来说还是不错,发动机盖没有突出的地方,整体向下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因此,并不妨碍我判断与前车间的距离。
论通过性瑞虎5无法和那些真正的越野车相比,但车身仍然有着163mm的离地间隙以及23°的接近角、20°的离去角。对于停车环境不是太好的地方,有时候将车辆骑在马路牙上停泊也是迫不得已。这时车身的离地高度和接近角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外车辆在行驶过一般的沟坎也没有压力。
总结:长测的第一周时间下来,瑞虎5带给我的感受是它非常适合家用。从日常使用的角度来看,瑞虎5不到10万元的价格,在配置、空间实用度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导航简单好用、车内储物空间丰富。驾驶方面,2.0升的发动机在动力上满足了一般出行的需求。另外,瑞虎5开起来也足够舒适,轻盈的转向力度、高高的底盘离地间隙,再加上倒车影像等等这些,让它在狭窄的道路也能轻松的找到停车位。不过,在一些细节处,瑞虎5似乎还缺少一些人性化的设计,例如方向盘的按键手感、空调送风设置、门内侧的扶手位置等等,假如能在这些方面加入更好的用户体验,那么整个车辆的品质自然会有所提高。
下一期的深度体验,我的同事将会把瑞虎5开出北京一段时间,长途路上会涉及到车辆的驾驶和油耗表现等等。另外,对于车辆行李厢的实用性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瑞虎5是否能出色地完成这次长途测试,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第二期的内容。